三、红包袋不能封口
过年红包袋切勿用胶水封口,否则财气就被封掉了,不过若是用在婚礼包的红包或是葬礼上包的白包,都可以封口,代表着只会给一次之意。
四、红包钱不能太快花掉
除夕拿到红包后,记得放到枕头底下“压岁”,等到初五后再将钱存到自己的银行户头。因为这可是“发财金”,藉由努力工作,小钱赚大钱。若拿到红包马上花掉,那可是会漏财。
五、别把钱折起来放进红包里
如同把财运、好运对折,财运阻滞不顺畅,所以别把钱对折起来放进红包袋。
六、红包双手拿好别掉地
收红包时要用双手接过,并送上祝贺词,一来是对对方的尊重,二来是承接满满的喜气、好运,切记别让红包掉在地上,或是漏接红包,这可是会漏财的。
七、不要在长辈面前打开红包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压岁钱的习俗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叫“祟”(音同“岁”),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都吓到大哭起来了,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
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化概览》《燕京岁时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