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通讯员 熊莺
短耳鸮,栗耳鹀,这些鸟的名字里都有“耳”字,可鸟的耳朵在哪呢?30日,在武汉荟聚中心展出的武汉候鸟摄影展上,有市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可爱的候鸟吸引市民的目光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解释,鸟的耳朵就在眼睛后方,和人耳所在的部位差不多,因鸟的耳朵就是两个洞,不像人有耳廓,又被耳羽遮掩,所以从表面上不易看见。短耳鸮、栗耳鹀,这些鸟名字中的“耳”,不是指耳朵,而是指耳羽,比如栗耳鹀的耳羽是栗色的。
近距离看看鸟儿长啥样
“猫头鹰头顶上的是两个耳朵吗?”市民李女士不解。颜军进一步解释道,形似耳朵的其实是猫头鹰的耳羽簇,是接受信号的放大器,猫头鹰夜间飞行时,通过这一“放大器”能敏锐感受到周边的风吹草动。
寿带 魏斌摄
本次摄影展将持续至4月30日,共展出40幅候鸟照片,主要是在林间活动的候鸟,也是大家能在公园、东湖和江滩能较常见的鸟。“挑选的标准,主要是看颜值,漂亮的鸟更能吸引市民关注,进而让大家爱上鸟。”颜军笑着说。
黑枕黄鹂 无影清风摄
“鸟飞来飞去,不易靠近,也不好相认。这个候鸟展挺好,就像一个放大镜,教我们认识了身边的鸟。”观展的市民王先生说。
武汉的冬候鸟基本已回北方繁殖了,截至上周六只剩14只黑鹳还在天兴洲呆着,不愿和武汉说再见,在南方越冬的夏候鸟也即将回汉了,接下来咱们能在哪遇见夏候鸟呢?
白眉姬鹟 舒实摄
颜军介绍,长尾的寿带即将从南方回汉,往年一般4月份就来了,5月、6月和8月在武汉植物园、解放公园和汉口江滩比较常见,因为5月它们需要频繁外出求偶,6月份需要筑巢繁殖,8月份雏鸟出巢,所以在这些时段和它们相遇的机会更大。黑枕黄鹂,也是如此,在南方越冬,4月回汉,5月、6月和9月在东湖、植物园和江滩较常见,它们喜欢在郊野活动。白眉姬鹟每年4月到武汉繁殖,5月最容易见到,常见地点主要在汉口江滩,以及东湖、蛇山。
人间四月天,大家在户外活动时,不妨带个望远镜,说不定能与它们偶遇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报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