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剧中几位角色的身份问题,通过这种关系的阐明,首先要向观众回答的就是他们几个人为什么会一起出现在“这里”。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这些身份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家庭关系如《我爱我家》、《家有儿女》,《外来媳妇本地郎》、《东北一家人》、《西安虎家》《体育人家》《一家老小向前冲》等。
这是中国情景喜剧中最早出现,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人物之间的身份关系。
中国长期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人们极其注重家庭观念。
家庭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融入的社会单元,而观众在收看电视时也通常处在一种家庭氛围中,以家庭为表现对象的情景喜剧自然容易让观众产生亲近感。
同事(同志、同学)关系如《候车大厅》,《心理诊所》,《向阳理发店》,《中国餐馆》,《都市男女》,《都市六人行》,《卫生队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地下交通站》,《大学士兵的故事》以及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清明酒家》等。
这是情景喜剧中的又一大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传统乡土社会的格局被打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形成了新的关系。
因此同事之间的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极为普遍,也越来越重要,以此为题材的情景喜剧主要就是表现这样一种身份关系。
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清明酒家》等虽然是古代题材,但折射的是现代生活,实质上角色之间也可以算作一种同事关系。
另外,像《炊事班的故事》《地下交通站》等主要角色因为共同的事业而聚集到一起,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的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打破了家庭关系的局限,能够反映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展现更多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物,因此也是情景喜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
不过如果剧中角色从事的工作性质如果比较无趣,则会直接影响到整部剧的效果。
邻里关系如《新七十二家房客》《闲人马大姐》《爱情公寓》等,这种身份关系兼具家庭关系与同事关系的优点。
既有家庭环境放松、舒适的感觉,又能汇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有着不同身份的人物,反应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而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这一前提的限制,故事就不能频繁地偏离工作太远而做许多有趣的事情。
邻里关系就避免了这一局限,因为没有工作这一前提的限制,故事的取材可以更广泛。
另外,它也不像在家庭生活中人物局限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在对待彼此的态度上也可以更自由、随意,而在家庭才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就相对单一。
因此这种关系有其独特的优势,风靡全球的《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都选择了这样一种身份关系。
二、性格关系
在情景喜剧中,不同的角色之间性格的搭配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
《武林外传》中李大嘴目不识丁,憨态可掬,又有着一些小狡詰,武功最高的白展堂则机灵聪明、爱耍手段,恪掌柜虽然不会武功而且是女性,却能统摄客栈里的所有人。
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与《西游记》中八戒、悟空和唐僧的关系有些神似,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而郭芙蓉和吕秀才的性格刚好相反,两人都有些性别错位,这种性格搭配显然也有利于笑料的产生。
《我爱我家》中厚道的志国、狡黠的志新构成对比和反差,爱摆老革命架子、喜欢讲大道理的傅老跟相对较为实际的和平之间也形成了对照。
《爱情公寓》中子乔有些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做派,而展博却刚好与之相反,内敛而含蓄,根本不懂如何与异性相处,胡一菲有些霸道的男子气,而曾小贤却细腻敏感,关键时刻优柔寡断,美嘉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婉俞则冰雪聪明……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情景喜剧中,不同角色之间性格要有错落和反差。
这样才能使不同性格的人物凑在一起时具有层次感,而且能相互映衬出彼此的偏颇、可笑、“不合社会”之处,从而有助于喜剧效果的形成。
三、人物的分组
在情景喜剧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
就是剧中的几个角色经常是分组出现的,他们不可能总是一窝蜂地出现在同一个场合,而是常常两三个人在一起经历着一件事情。
他们构成了一个小组,其他人再构成另外的小组。
特别是在多线索的情景喜剧中,这种情形更为普遍,而且是由不同的小组来承担不同的叙事线索。
例如在《生活大爆炸》中,与经常作为一组出现,与经常一起出现,当与恋爱后,这两个人也常常作为一组出现。
《老友记》里的钱德勒与乔伊通常会在一起作为一个行动单元,瑞秋、莫妮卡与菲比三个人常在一起,其中这三个女孩子之间也常常两两组合。
另外,异性之间罗斯和瑞秋两人常在一组出现,在钱德勒跟莫妮卡恋爱以后,他们两人经常一起行动。
国产情景喜剧《都市男女》中和合租房子,他们通常会被分在一组,而能力较强的英雄相对比较独立。
这种情形跟《武林外传》中比较相似,吕秀才和大嘴住在一起,自然也经常被分作一组。
而武功高而且比较干练的白展堂则更为独立,也不存在固定的搭配关系。
《爱情公寓》里胡一菲跟曾小贤、展博跟婉俞、美嘉跟吕子乔这三对人物经常出现在一组。
另外展博跟吕子乔这对性格迥异的人也常常在一组出现,曾小贤与婉俞也常出现在一组。
而曾小贤跟吕子乔单独出现在一组的情形相对较少,美嘉跟展博、吕子乔跟婉俞都极少单独出现在一组。
在情景喜剧中,角色在分组时,通常有如下规律:
1.在多线索叙事的情景喜剧中,分组现象比较普遍,而在传统的单线叙事的情景喜剧中,分组现象不明显。
2.同性角色之间,分作一组的两个人通常性格有较大的反差,这样才能映衬出对方的“不正常”之处,增强滑稽效果。
例如《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与大嘴,《爱情公寓》里的展博跟吕子乔等,《都市男女》里的与等。
每组中的两个人都有着迥异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这种搭配更能映衬出对方的可笑之处。
3.异性角色之间,通常是有着情感暧昧或已经确定的夫妻、情侶关系的两个人经常被划分到一组。
另外性格、为人较为相近的男女有时也会作为朋友在一组出现。
但是,在两个性格不同,人生态度迥异的男女通常很少分作一组。
例如《爱情公寓》里的展博与婉俞,曾小贤与胡一菲,《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与郭芙蓉,白展堂与侈湘玉,以及在郭芙蓉走后的吕秀才与祝无双,《西安虎家》里的虎常德跟他的老伴,二毛跟他的妻子,等等,经常在一组出现。
而像婉俞跟吕子乔,美嘉跟展博都很少单独作为一组出现。
这是因为对人生态度迥异的男女在一起时,观众的态度会变得“认真”起来,倾向于对其中的角色做出道德评判。
比如观众这时会对那个轻浮的角色产生厌恶情绪,这种情绪会抑制笑的冲动,破坏情景喜剧中的游戏氛围,从而削弱了喜剧效果。
“冲突”对于喜剧艺术而言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西方戏剧界总结出了“冲突律”,并一度将其视为戏剧艺术的一条普遍规律。
美国著名戏剧与电影理论家劳逊认为:“戏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冲突一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
现代好莱坞电影中,同样极为重视戏剧性冲突,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曾说:“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
他认为一旦剧中人物有了目标,就可以为这一目标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素有“好莱玛编剧教父”之称的罗伯特麦基也指出:“主人公及其故事的智慧魅力和情感魅力取决于对抗力量对他们的影响,应与之相当。”
情景喜剧作为“剧”的一种,同样是一种叙事艺术。
它其中也要有戏剧性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故事情节,要不然就很容易沦为散乱的“群口相声”。
参考文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