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高斯PP?隨身低音炮:高斯/KOSS Porta Pro 便攜頭戴式耳機體驗評測報告
跨越34年的時光機,體驗KOSS Porta Pro
致力於補充50-500元級別的消費類耳機產品的評測空缺
用客觀的眼光,為用戶在選購上帶來更大的幫助
因為我們知道,你所關心的
便是我們要關注的
···················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KOSS(中文名高斯)是一家來自美國的音頻廠商,成立於1953年,放到現在來看也算是歷史悠久的企業了。不過很多老牌美國廠商現在在耳機圈中的存在感愈來愈低,這也包括KOSS。
Porta Pro是一款發佈於1984年,一直到現在都從未停產,還推出了不少衍生版本。我們本次收到的是其中最經典的一款,也就是KOSS Porta Pro Classic。粗糙的外觀和低廉的售價,讓其在入門級耳機中一直都有著一席之地。
感謝趣友@清歡歡愛吃肉為我們提供了樣機。不過遺憾的是,耳機的包裝盒以及附帶的便攜袋被這位趣友丟失了,因此本次只能針對耳機本體進行一些說明。
KOSS Porta Pro便攜頭戴式耳機
不得不說,發布到現在34年未改款的KOSS Porta Pro(以下簡稱PP),可以稱得上是耳機中的「活化石」,這麼長的時間裡,這款耳機不論在用料還是做工方面,都依然保持著八十年代的相貌,這也是少數幾個長時間未停產的耳機型號。
先說說外觀
雖然這款耳機是一個典型的80年代設計風格,但是其外觀放到現在來看,也依然不算過時,甚至迎合了當前的「復古審美」的趨勢。
銀色的LOGO飾片和裝飾圈,都非常耀眼。裡面藍色的形似渦輪風扇的設計,讓很多人看到它第一眼就會心水。不過在一部分人看來,這樣的設計與許多年前復讀機配送的耳機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這也不足為奇。
海綿耳墊與海綿頭部緩衝墊
PP使用了滑動可調節式的金屬鋼製頭梁,頭梁一共兩層,通過左右的固定卡來滑動改變頭梁的長短。這根頭梁有著極佳的彈性,可以直接適應頭部的大小。不過頭梁邊緣並沒有進行圓角打磨,有一定的割手風險。這樣的設計放到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
如果說看耳機的側面圖,它的粗礦外觀很容易打動你。但是如果看耳機的內側部分,可以說是充分體現了這個美國廠商的粗糙做工和用料的節省。耳墊為不包耳的海綿耳墊,和AKG K420一樣。
在耳墊上方有著一塊突起的海綿,佩戴時固定於太陽穴後方,這樣就不會導致耳機外殼「劃臉」了。
頭帶鬆緊調節
在耳機上方有一個藍色的滑動桿,是用來調節耳機的鬆緊程度,如果你覺得佩戴有些夾腦袋,可以像滑動桿向「LIGHT」方向滑動,一共有三個檔位可以調節。
不過這個滑動桿只有在正確佩戴之後才可以很好的進行調節,並且在摺疊收納後會自動恢復成原樣。
摺疊轉軸與頭梁鬆緊調節桿
耳機整體只使用了三塊塑料件就組成,包括耳機藍色單元支架(單元與支架一體)、黑色耳機殼件和黑色轉軸頭梁殼件組成。用料的節省一方面可以壓縮成本,另一方面對於這種攜帶型耳機有著更輕重量的優勢。
但是不得不說PP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確實不太理想,整體做工放到現在和一些不知名的「地攤貨」耳機比起來,也好不到哪兒去。
金屬頭梁非常復古
PP作為一款便攜頭戴耳機,在摺疊收納的設計上是值得稱讚的。由於PP使用了可彎曲性很好的金屬頭梁,所以可以依靠頭梁的一定彎曲,摺疊成一個「小球」,很容易就裝在外套的兜里。
在PP頭梁鏈接部件的下方,有一個掛鉤,可以讓耳機收納後自己保持「鎖定」狀態,只需要輕輕掰開耳機就會展開了。至於線材可以直接卷繞在耳機本體上,對於這種「粗礦」的耳機來說,也只有這樣的收納方式或許才能與之匹配。
摺疊後體積控制的很理想
比較令人揪心的事情在於PP的線材確實不太理想。線材可能是最突顯其「復讀機耳機」的地方了。PP的線材使用了較硬的兩排式導線,分線器直接用來固定線材不被「扯開」。我們向送測的趣友詢問了PP的耳機線冬天是否會變硬,也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PP的插頭使用了有一定仰角的L型彎插,這或許是它外觀方面最復古的地方。不過在意線材的趣友可以考慮PP的另一個「30周年紀念版,這款耳機上線材被更換成布網編織的外皮,在耐用度上有著顯著的提升。
外觀極其復古的3.5MM鍍金彎插
PP的做工方面只能說比地攤貨強了那麼一點,絕對不算好。不過考慮到這是一款在美國隨便一個數碼店就可以買到的廉價耳機,也就不能勉為其難了。
在佩戴舒適度上,PP確實有著很不錯的表現,不會有夾腦袋的情況出現。但是PP的雙層金屬頭梁對於頭髮長的妹子來說會很不友好,稍有不慎夾掉一兩根頭髮是很常見的事情。
與AKG K701大小對比
另外要注意的一點是,佩戴時一定要看清楚左右!很多人會根據效果圖將其戴返。
錯誤的佩戴方向(圖片來自KOSS京東旗艦店)
【音質部分】(聲音表現較為主觀,以下內容僅作參考。如果有可能,建議結合其它媒體發布的內容一同進行選購參考。)
KOSS PP主打重低音,也是一款典型的美式搖滾聲音。其定位也並不是主打音質牌,所以我們對PP的聲音期望並不算高,只要調音方面沒有什麼問題,那就算基本合格。畢竟購買PP的用戶,也並不是奔著音質去的。
PP的阻抗為60Ω,靈敏度101dB。從參數上可能你會感覺它並不好驅動,其實不然,我們在移動設備上使用了比入耳式耳機大一格的音量就可以達到正常的聲音。想在手機上使用它並不存在什麼問題。
拆下耳墊可以看到單元本身(與單元支架一體)
在前端方面,我們選擇了iPhone6s、索尼XZ1。我們也嘗試使用了拓品D50+A30台式解碼耳放套裝,看看是否在更充足的驅動下,這款耳機的聲音有沒有提升的餘地。以下聽感主要參考iPhone6s。試聽曲目參考《趣聽耳機評測試音集》。
索尼Xperia XZ1智能手機
蘋果iPhone6s智能手機
拓品D50+A30台式解碼器耳放套裝
整體風格印象:PP的聲音風格比較偏悶,解析力並不高,但是聲場比較開闊。整體偏中下盤,低頻量感很大,風格不意外的屬於偏流行向調音,在一些歐美系搖滾音樂、流行音樂中,可以有不錯的聽感。
高頻:PP的高頻表現偏暗,解析力一般,因此可以呈現的細節並不多,在一些極高頻的樂器中信息量丟失嚴重。好在並沒有完全喪失高頻部分,但是在表現一些女高音的時候,會有一種蒙在鼓裡的感覺。中高頻的銜接處理還算不錯,不算難聽,就算是放在驅動力相對較大的A30上,這些改善也是微乎其微的。
中頻:在一些中頻樂器上,PP的聲音表現有些木訥。這主要還是由於中低頻部分的量感較大,因此導致中頻部分的解析力並不算好,瞬態表現也較為一般。得益於相對開闊的聲場表現,在聽感上還是會有比較寬鬆的感覺。如果換到一些中頻解析力稍好的耳機上,就可以感受到PP的中頻部分只能說是勉強合格。
低頻:做為PP的聲音方面核心賣點,低頻表現是PP整個聲音風格所在。低頻量感較大,比較肥厚。在試聽一些電子舞曲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到一定的「轟頭」。量感雖然大,但是低頻的凝聚力並不算高,瞬態表現也有些不太理想。下潛還算可以的低頻,對於大部分流行音樂是可以勝任的。這種寬鬆,捎帶些肥厚的低頻,會討好很大一部分喜歡重低音的用戶。
用於摺疊收納的掛鉤
總結:KOSS Porta Pro的價格現在穩定在169元,其它顏色的款式價格在199元左右。寬鬆的聲音和較好的便攜性讓這款耳機依然有著不小的受眾人群。如果說你沖著PP的音質而來,那麼你可以考慮放棄了。如果說你打算購買一款佩戴較為舒適,並且便攜的頭戴式耳機,PP依然值得考慮。厚實的低頻讓這款耳機對於音質要求不算高的用戶來說,還是很友好的。
但是這款耳機在市面上存在不少假貨,因此這次的送測我們也擔心過這樣的問題,好在網友給我們提供了JD購買的截圖。畢竟真貨的做工和音質比較一般,所以假貨到底如何真是不敢想像。
我們對耳機的推薦評級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優化,綜合考慮後增加了一些主觀性的優/缺點總結,以及在選購方面的參考關鍵詞。
至於是否給予推薦評級,也會根據產品特點來進行不同的說明。
優點:舒適感好,便攜易於收納,外觀造型討人喜歡;
缺點:音質表現一般,金屬頭梁有劃傷風險,存在夾頭髮的情況,做工較差;
對於KOSS Porta Pro頭戴式耳機的外觀、便攜度以及舒適性方面優先考慮,給予推薦評級。
對於音質方面優先考慮,給予不推薦評級。